健康資訊

兒童發熱性痙攣知多少

發佈日期:2020-11-25

小孩發高燒時可導致「發熱性痙攣」,俗稱「發燒抽筋」。「發熱性痙攣」常見於半歲至五歲的嬰幼兒,發生率約5%。病發時,孩子會突然全身伸直或抽搐、臉部肌肉抽動、眼球上翻和失去知覺,病發過程持續約兩至三分鐘便會自然停止。若家長懂得適當處理,孩子大多會安然無恙。
引起高熱的疾病主要包括玫瑰疹、尿道炎、扁桃體炎、 甲型流感、中耳炎、腸胃炎等, 嚴重的如腦炎、腦膜炎等相對少見,但可引致嚴重後果,因此絕不可忽視發熱性痙攣。另外,當中小部分有發熱性痙攣的孩子本身患有腦癇症,嚴重可危及性命,家長應多加留意。

有關發熱性痙攣的常見謬誤
謬誤1:發熱性痙攣等同腦膜炎?
正確答案:不正確,如有懷疑,需要進一步檢查。
謬誤2:孩子抽搐時會應將硬物塞進孩子口中以防止咬斷舌頭嗎?
正確答案:這是完全錯誤的行為。當孩子抽筋時,絕不要將硬物塞進口中,這會阻塞氣道及弄傷牙齒或口腔。
謬誤3:孩子抽搐時應搖醒或強行按停抽搐?
正確答案:切戒,因為這反而容易造成骨折和脫臼。

小孩患發熱性痙攣時,家長應如何處理呢?
  • 發熱性痙攣通常發生在突發性高燒,家長應提高警覺。
  • 小孩第一次全身抽搐時,家長應盡快帶孩子到兒科醫生或急症室求診,並提供小孩的病歷及曾服用的藥物資料予醫生。
  • 面對小孩發熱性痙攣時,家長應把小孩置於安全地方。
  • 切勿在兒童抽搐時將其彎曲抱著,這姿勢容易引致窒息。應將小孩平放,並將頭部向側俯臥,以助口內分泌物流出。如有異物阻塞氣道,應立即清理,並解開領口。
  • 如伴有高燒,可按醫囑使用塞肛退熱藥,並以溫水抹身及脫去厚衣物,有助退燒及減短抽筋時間。
  • 細心觀察抽搐情況;家長可錄影抽搐時的情況,有助醫生診斷。
小孩停止抽搐後,家長應如何處理呢?
  • 小孩完全回復清醒後才可給予口服退熱藥或飲水,並檢查孩子氣道及呼吸狀況 。
  • 詳細記錄發燒詳情、抽搐細節,留意有否出現其他病徵,如出疹、傷風咳、喉嚨痛、頸梗,供醫生診斷。
此外,下列情況屬較複雜個案,家長亦應盡快帶孩子到急症室診視:
  • 6個月以下之病童;
  • 抽搐超過15分鐘;
  • 身體局部抽搐,左右不均;
  • 抽搐停止後,仍然神智不清 ,頸梗僵直、手或腳癱瘓、頭痛、呼吸困難、面色蒼白或轉藍、反覆抽筋、吞咽困難、不停流口水、嚴重嘔吐、腰痛或脫水;
  • 抽筋發生前三天內曾有頭部受傷引致昏迷。

資料來源:兒科專科醫生 楊允賢醫生
Top